去年,東莞擁有智能裝備制造企業400多家,實施“機器換人”申報項目831個。隨著“機器換人”進程不斷加速,“智造東莞”促使人才結構日漸趨向“智造人才”升級。
焊接、噴漆、壓鑄等工作強度大且環境惡劣的傳統工作,越來越多地由機器人來代勞。機器人專業人才成為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搶手人才,傳統的車間流水線技工如能升級為機器人工程師,原來4000元左右的月薪,可跳躍至萬元。但目前的機器人操作維保人員,在整個人才市場中卻顯得緊缺。
有企業投4億元購買2000臺“機器人”
據東莞市恒輝家具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盧賦鑫介紹,這一兩年,公司在更新機械設備方面,已經投入了200多萬元。工廠原來有200多工人,現在減員超過20%。以每個工人4000元/月計算,一年下來,人力成本可省掉192萬元,基本上接近機械設備的投入資金。這也是公司利潤每年增長10%的一大因素。據統計,去年,東莞擁有智能裝備制造企業400多家,實施“機器換人”申報項目831個。今年1月,市政府出臺“一號文”,力爭五年內完成“機器換人”項目2000個。
東莞市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蔣仕元說:目前“機器換人”在汽車、家具以及電子行業比較突出。如松山湖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手機系列連接器、屏蔽件和超精密五金端子及模具的企業,在已有四五百臺機器人的基礎上,還計劃增設2000臺。一臺機器人以20萬元的價格計算,2000臺的投入高達4億元。
廣東比亞德涂裝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張立功透露,在建筑涂裝領域,也有企業采取全程機械化噴涂,現代涂裝是采用全程機械化噴涂,比起傳統涂裝純手工作業,現代涂裝既快又便宜、效果高度一致,厚實而飽滿。
業內人士透露,像電子行業零部件裝配,人工速度慢,家具行業的切割打磨,灰塵很大,還有壓鑄、焊接、噴漆等工序都會對人體傷害較大。機器換人將勞動力從惡劣的環境中解放了出來。
機器人工程師多數月薪上萬
有機器人的存在就一定需要為他編寫程序的人,需要保養機器的人,而且這些人的待遇不菲。人才市場上各類招聘信息中關于機器人的相關職位格外引人注目。一家企業招聘自動化項目經理,要求是自動化設備項目管理經驗5年以上,具備單獨接項目及項目管理能力,薪資待遇為8000~15000元/月。翔宇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唐德君透露,目前公司在招聘機器人工程師,負責工業機器人本體的設計與技術改造,要求具有機器人自動化系統整合的工作經驗,可以單獨完成項目開發設計能力。機器人工程師的薪資待遇平均過萬元。在智通人才網上的“機器人工程師”職位就有656個,其他機器人專業相關職位例如“自動化設計工程”、“非標自動化設計”、“自動化項目經理”等職位則更多,可見企業對于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之大,造成如此大的需求量主要原因還是國內缺少對于這方面人才的教育與培養。而國內機器人教育的主要痛點在于缺乏足夠師資、沒有課程、缺乏監管以及評價體系。針對這種現狀,深圳市拓野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結合豐富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經驗和深厚的師資力量,成立了拓野教育學院,并提出“百萬高工”戰略,為機器人技術學員提供實訓、就業一站式服務,致力于機器人行業優秀人才的培養。
工作內容相對輕松調試設備考本領
通過“機器換人”,傳統的高強度高風險工序由機器人代替工作操作,而機器人則由工程師操控、調試和維保。“相比原來的工序,機器人工程師勞動強度小很多,甚至可以用輕松來形容。有時候一天都不用干什么事。”
對于機器人工程師來說,操控和調試機器人更能體現這個職業的技術含量。機器人工程師的工作雖然看起來比較清閑,但工作過程中也不能離崗,機械設備的運作始終離不開人,一旦遇到停電情況或者其他故障就得馬上處理。再加上目前各個行業的產品類型更新換代非常快,機器人的生產顯得較為單一。為了迎合產品的更換和轉型,工程師就要憑借自己的本領去對機器人進行調試。“可以這么說,‘機器換人’讓勞動力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型。
做好人才培育方能解決問題
雖然企業對于機器人專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長,但人才的培養卻相對滯后。目前這類人才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引進工業機器人本體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實體教學培養相關人才;二是企業與專業職業培訓機構進行訂單式培養,在培訓機構進行理論和實操培訓后,送往機器人研發基地或機器人本體公司進行實習后定向向企業輸送人才;第三種是來自各大院校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專業的畢業生。但進入企業后需要通過專業培訓才能初步達到上崗要求,而且要經過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真正適應該類崗位的需求。
拓野機器人教育一直專注于機器人研發、設計,深諳工業環境下的諸多機器人實際應用; 熟悉企業對機器人人才需求,同時了解未來十來工業機器人人才發展趨勢。 拓野教育的教學課程從簡單的編程、系統軟件操作、機器人調試等基本技術,到更高級的為機器人企業做系統集成應用解決方案。教師培訓包括機器人教學教具及實訓單元、機器人核心課程、機器人專業師資隊伍,為學員提供從專業課程設置、師資、長短訓、就業、教學管理與服務、金融輔助等一站式服務。而且,拓野教育率先提出151的教學模式,注重機器人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教室與工廠實境結合,注重書本與流行應用結合,注重培養前期與后期的輔助融合,多數教材采用拓野獨立研發的“Hawk view” 鷹眼系列教材,培養具有視野廣度及行業高度的機器人人才。
拓野教育實施的“百萬機器人高級工程師”戰略 ,與國務院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政策一脈相承,將為中國的工業發展提供大量高質量的技術人才,推動中國向工業自動化4.0前進的步伐!